建筑材料單體燃燒試驗裝置結構組成與功能
更新時間:2025-09-05 點擊次數:113次
建筑材料單體燃燒試驗裝置是評估建筑制品在火災中燃燒性能的核心設備,其結構組成直接影響測試精度與安全性。根據GB/T 20284-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單體燃燒試驗》標準,該裝置由燃燒室、試件安裝系統、燃燒器、排煙系統、數據采集系統及控制單元六大模塊構成,各模塊協同工作以模擬真實火災場景并量化材料燃燒特性。

1.燃燒室:模擬火災環境的“核心艙”
燃燒室采用3000mm×3000mm×2500mm的磚混或鋼板框架結構,前者防火性能強但不可移動,后者便于拆卸維護。室內頂部配備集氣罩與排煙管道,底部設置空氣自然流通空間,確保燃燒產物定向排出。燃燒室一側設開口,用于推入載有試件的樣品小推車,小推車與U型卡槽接觸的長翼表面與墻面間距需精確控制在2.1±0.1m,避免邊界效應影響數據準確性。
2.試件安裝系統:L型試樣的“標準化載體”
試件由長翼與短翼組成直角結構,通過不銹鋼背板與活動板固定于小推車上。背板采用硅酸鈣板,既支撐試件又減少熱傳導干擾?;顒影蹇刹糠终趽踉嚰蠓介g隙,模擬實際建筑中的空氣流通條件,提升測試真實性。
3.燃燒器:精確控制熱源的“能量核心”
主燃燒器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砂盒結構,通過丙烷氣體燃燒產生30.7±2kW穩定熱源。輔助燃燒器固定于框架柱上,用于預燃校準,確保主燃燒器熱釋放量一致性。
4.排煙系統:數據采集的“神經中樞”
排煙管道采用J型雙層隔熱設計,內置三支K型鎧裝熱電偶與微壓傳感器,實時監測排煙溫度與壓力。綜合測量區配備氣體取樣探頭與白光消光系統,可同步分析氧氣、二氧化碳濃度及煙密度,結合熱釋放速率算法,計算總放熱量與煙增長率指數等關鍵參數。
5.數據采集與控制單元:智能化的“決策大腦”
系統采用PLC集成控制,搭配工控機與軟件,實現試驗程序自動化。數據采集頻率達0.1秒,支持Excel格式輸出與實時曲線打印。部分型號配備Internet功能,可通過動態HTML技術實現遠程監控與數據共享。控制柜外殼采用靜電粉末噴涂工藝,具備防腐蝕、抗干擾特性,確保設備在惡劣環境下穩定運行。
該裝置通過模塊化設計與精密傳感器網絡,可量化評估材料的燃燒增長速率指數、火焰橫向蔓延長度等參數,為建筑材料防火分級提供科學依據。